不可思议,一个脚踩风火轮、手持火尖枪的叛逆少年,能够在荧幕上埋下足足三十年的足迹。从初出茅庐的少年英雄到如今的笑点担当,哪吒这个角色被无数演员重新演绎,既有人成为经典的白月光,也有人化身为幽默的表情包,甚至让观众捧腹大笑。本文将带你走进哪吒的多重变身史,回顾那些年“魔童”的传奇历程。
提到哪吒的影视史,不得不说1979年版的《哪吒闹海》,当时的制作团队用十万张手稿再现了这一经典角色。那时的小哪吒为了割肉还母,悲壮的情节至今深埋在不少老观众心中,他们甚至不敢再观看第二遍。那条飘落的红绫,似乎将那份痛楚深深刻印在了几代人的记忆中。这部国漫巅峰之作在特殊年代诞生,体现了创作团队在审查边缘小心探索的努力,承载着的正是东方美学的精髓,也因而成为了永恒的经典之作。
进入90年代,何威在《封神榜》中以扎起冲天鬏的形象示人,那一版本的哪吒成为了无数少女心中的第一代梦中情人。剧组为了还原神话感,甚至用真丝混天绫为其缠身,然而这背后却是一次次艰苦的搏命演出,何威在威亚上翻滚的场景,不仅让人心潮澎湃,也成就了最具力度的武打场面。每当回看时,那种刚烈勇猛的气质令今天的小鲜肉也难以企及。
2001年,陈浩民饰演的哪吒则开创了另一番热潮,这个泡面头的造型瞬间成了话题中心,全港师奶们为之疯狂。片中的莲花战甲耗资上百万港币,在拍摄过程中,威亚的意外断裂险些酿成惨剧。尽管如此,编剧对角色的深刻塑造,让这个版本的哪吒充满了市井气息,殷十娘追着哪吒满街打的场景温暖了无数观众的心灵,笑声中增强了角色的生命力。
而王宝强的泥腿子哪吒,无疑是近年来最具叛逆精神的改编。剧组透露,初版定妆照曝光时,投资方几乎想撤资,究竟是闹海还是闹饥荒?然而在正片中,王宝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幽默感完全颠覆了这一形象。尤其是他那令人捧腹的“俺这算真·接地气了吧?”更是成了观众心中难以忘却的经典时刻,成为中老年观众的心头好。
90后的童年记忆则藏在2003年《哪吒传奇》中,那只眨眼的小机灵鬼成为了一代人的共同回忆。节目制作组在52集的动画中小心翼翼地埋下300多个彩蛋,哪吒的风火轮有时化身为滑板,混天绫缠绕过程中竟偶尔形成了中国结的形状,形成了与时俱进的幽默感。
从手绘动画到五毛特效,从悲情的英雄到草根逆袭,哪吒的72变恰恰反映了中国影视的发展史。经典作品的意义在于它能够触动不同年代人群的共鸣。无论是哪一版本的哪吒,皆能在不同的时代中点燃人们心底的火焰。下次当有人争论哪个版本哪吒最好时,不妨告诉他们:能让70后落泪、80后怀旧、90后玩梗、00后舔屏的,才是流传久远的时代印记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