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姓的源头主要有三支:颛顼、妫姓和允姓。
第一支出自颛顼。据说颛顼之子称,称的族人分布在今河南东南汝河地区。称之子老童,老童之二子黎、吴回在高辛氏时代先后任祝融氏,祝融氏是古代掌管火种的首领,在氏族中享有极高的地位和权力。祝融氏黎有罪被诛,其中一支融入九黎族中南迁。吴回继任祝融氏,吴回之子陆终。其族最早居于陕西西部秦岭北、黄河南北地区。陆终氏族随夏氏族东迁进入山西平陆,其中的一支再东迁到大陆(吴泽),即今河南获嘉,逐渐靠近其先祖颛顼之墟。大约公元前1600年商灭夏,亲夏的陆终氏族受商之压迫,东迁山东汶上之北的平陆。汉朝因此地置东平陆县,与山西的西平陆县相对。东平陆的一支陆终氏族又向北迁到陆乡,在今山东陵县。据甲骨文记述,商朝武丁时期(前1250—前1192年在位),在山东汶上县存在陆国,至周武王灭商后,陆终氏族所建立的陆国被鲁国所并。陆终氏族之后的陆氏历史至少有3100年。
第二支出自妫姓。战国时,齐宣王(前319—前301年在位)封少子田通于陆乡,子孙以陆为氏。陆乡即古陆终氏的居地,今山东陵县。妫姓陆氏有2300多年的历史。
第三支出自允姓。西周末,西部允姓戎人一支进入秦岭北的骆谷,此地为陆终氏的始居地区,陆终之长子名昆吾,居于骆谷的戎人取陆终昆吾之简称为陆昆,因变音为陆浑,史称陆浑戎。在春秋初,陆浑戎一支东迁到河南西部洛水上游,在今河南嵩县东北伏流城北建立了陆浑国。公元前525年,晋顷公灭陆浑国,陆浑国子孙遂以国名为氏,成为华夏一分子。允姓陆氏也有2500多年的历史。